??????
??????尾聲
??????2016年6月29日,位于乳山市崖子鎮(zhèn)田家村的膠東育兒所舊址和紀念館修繕后對外正式開放,曾經在育兒所生活過的十八名乳兒從全國各地相約而來,再次踏上這片滾燙的熱土,重溫當年的溫暖記憶。
??????在紀念館內,聽著熟悉的兒歌,七十一歲的宋玉芳動情地說:“敵機來轟炸時,乳娘就會像母雞撲倒小雞一樣保護每個孩子;為了讓我們睡著,她們會一遍遍哼唱自編的兒歌……”說著,宋玉芳笑了,淚水卻在臉上簌簌流淌,“可以說,生我的是父母,養(yǎng)我的是乳娘?!笔聦嵣?,早在兩年前,宋玉芳、宋玉芝姐妹就攜手遠在安徽的段桂芳一同回乳山尋親。當時,姜淑珍老人已經癱瘓在床,語言表達也出現障礙。但是,當宋玉芳三人站在病床前,詢問老人是否還記得她們時,老人干枯的眼窩里漸漸滲出渾濁的淚水,口齒含混地反復念叨:“知道,知道呀……”在探望育兒所的王占梅阿姨時,已經八十五歲高齡的老人特意讓家人為三位乳兒準備了一頓豐盛的午餐。分別時,王占梅突然緊緊摟著段桂芳放聲大哭。因為,自己去日無多,有生之年,不知母女是否還能相聚?哭過了,又執(zhí)意把宋玉芳三人送到樓下,車子駛出好遠,老人還佇立原地,久久凝望。七十三歲的徐永斌對采訪的記者說:“這是我今年第二次回乳山,第一次回來是在清明節(jié)?!蹦翘欤缭鐏淼饺槟锏膲炃?,長跪不起,失聲痛哭:“爸、媽,兒子不孝,我來晚了,到今天才回來看你們。”
??????2019年清明節(jié),六位乳兒相約回到乳山,祭奠娘親。
??????掃墓之后,他們在育兒所舊址附近親手種下“敬母林”。只見六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一锨一鎬挖出樹坑,植入樹苗,然后,小心翼翼地埋土、澆水。沐浴著和暖的春風,小樹苗愜意地舒展腰肢,那翠生生的挺立分明是乳兒點燃的一炷心香;而日后的婆娑綠蔭無疑是乳兒書寫于天地之間的祭母詩文。
??????2015年中秋節(jié),七位乳兒回到魂牽夢繞的乳山,為了表達對乳娘的思念,在大乳山的坡地上每人栽下一棵松樹,也栽下了母愛長青的美好祈愿
??????毫無疑問,2016年6月29日,是一個值得永遠銘記的日子。
??????在現場觀眾的注視下,一座座歷經滄桑的院落莊嚴地捧出珍藏已久的歷史卷宗。是的,在民族復興的浩浩卷帙中,它如同一個深刻的當代寓言,聲情并茂地講述著一個民族曾經的心路歷程。
??????在此之前,因為檔案散佚、保密需要,以及絕大多數乳娘一生守口如瓶,導致這個英雄群體的事跡長期湮沒鄉(xiāng)間、鮮為人知。在時間的層層淤積下,當年的乳娘變成被深深掩埋的紅珊瑚,直到有一天,悉心的發(fā)掘剝開歲月厚土,璀璨的精神之光又一次輝映了時代的天幕。
??????采訪中,乳山市黨史辦的同志告訴我,早在20世紀80 年代,縣委黨史資料征集委員會與縣婦聯就開始了膠東育兒所的資料搜集和整理工作。2016年年初,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乳山市委決定進一步深入發(fā)掘乳娘事跡,在此基礎上,興建膠東育兒所陳列館。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取得最大成果,乳山市黨史辦通過新華社、大眾日報、威海電視臺等媒體面向全國發(fā)布《膠東育兒所相關史料征集公告》,并先后派出6批工作人員赴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檔案館、省級黨史、檔案館及周邊市縣搜集相關史料。與此同時,12個專題采訪組相繼奔赴全國各地,累計采訪60多位老將軍、老干部和育兒所親歷者,收集文物1650多件,查證150多位乳娘的感人事跡,采訪拍照200余張。在此基礎上,膠東育兒所成功申報“山東省黨史教育基地”。鑒于育兒所當年在乳山境內多處遷轉,經過篩選,最終,在舊貌遺跡保存相對完好的田家村擇定館址。
??????田家村我是必須要去的。
??????造訪那天,夏意初濃。
??????行走于昔日的村舍間,我刻意尋覓歲月的留痕,用心聆聽歷史的回聲。仔細打量,那一條條狹長的胡同猶如一條條通達歷史幽微角落的毛細血管,正是當初的血脈供養(yǎng),茁壯了紅娃子的身心,豐潤了新中國的肌膚。
??????談起紀念館的興建過程,村支部委員沙欽基十分感慨,他說:“2016年4月29日,市領導在馬石山十勇士紀念館召開了膠東育兒所籌建專題研討會。盡管時間緊、任務重,但是,董鎮(zhèn)長還是當場拍了胸脯。你也知道,房屋征收和置換在任何地方都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所以,我們的工作同樣具有很大的難度?!?/p>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fā)生了許多動人的故事——村支部委員王永國不計個人得失,在尚未討論任何補償的情況下,第一時間就把自己投資近10萬元,占地面積300平方米的蘋果收購大棚拆掉了;因為沒有其他住所,76歲的村民沙典仁和老伴搬進村頭蘋果收購大棚,盛夏時節(jié),大棚如同一只大烤箱,每天中午室內氣溫高達50攝氏度……
??????懷著由衷的敬意,我登門拜訪了已屆八十高齡的沙老爺子。一進屋,見他俯身炕沿,雙手倒騰著在搪瓷臉盆里和面。老伴則倚著墻壁,軟塌塌地坐在旁邊。由于造訪突然,老爺子顯得頗為尷尬,慌慌地甩著兩手,不好意思地解釋說,老婆子渾身毛病,腰椎間盤突出,股骨頭壞死十幾年,現在自己穿鞋都困難。家里的大活小活啥也干不了,沒辦法,自己做飯已經四五年了。問及當年住大棚的感受,老伴訴苦說:“到了中午的時候,能熱死人,摸摸墻板,都燙手。蒼蠅蚊子也厲害,從早到晚,劈頭蓋臉,嗡嗡的。”老沙補充道:“大棚緊靠道邊,到了夜里,超載的大貨車都偷著上路了。車一過,震得地皮直晃悠,上半夜根本別想睡覺。等到好歹迷糊著了,天也快亮了?!蔽谊P切地問:“你們在大棚里住了多長時間?”老沙不假思索地回答說:“差五天四個月?!崩习檩p輕嘆了口氣:“咳,那些日子,真是遭老罪了?!蔽液鋈挥行└袆樱娙硕鸥σ髋兜拿滟亢鲕S入腦海:白發(fā)千莖雪,丹心一寸灰。我在心中默默贊嘆,多么可親可敬的兩位老人!
??????在黨員干部和廣大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圓滿完成了膠東育兒所紀念館、膠東育兒所舊址兩大板塊的修繕和建設任務??傆?0處展室,建筑面積7520平方米,展陳面積1030平方米,建設速度令人稱道。
??????作者在沙典仁家采訪
??????育兒所的舊址坐落于村中小廣場北側,以臨街的紀念館為主軸,辦公室、生活室和育兒室院落銜接,次第延展,與參差的民居融為一體。很顯然,這是一座由平凡女性協(xié)力構筑的偉大堡壘,一座用人間大愛為新中國傾情奠基的特殊建筑——溫情脈脈的一磚一瓦托舉起莊嚴的紅色圣殿,滯留其間的音容笑貌則凝固成歷史永恒的表情。
??????走進紀念館,一組歷史的肖像赫然入目,每一位乳娘都濃墨重彩,熠熠生輝。倘若時光倒流80年,她們還是一個個活潑的生命、一個個如花似玉的女人。不知為什么,我似乎覺得,展板上的面孔那樣陌生,又那樣熟悉。是的,她們就是中央蘇區(qū)那些執(zhí)手淚別,十送紅軍的農家婦女;就是東北抗日聯軍的趙一曼和投江殉國的八位巾幗英雄;就是用乳汁救治傷員的紅嫂、用肩膀扛起浮橋的沂蒙六姐妹;就是新中國第一位女火車司機田桂英、全世界第一個登上珠穆朗瑪峰的藏族女運動員潘多,就是第一個榮膺諾貝爾醫(yī)學獎的女科學家屠呦呦,更是為振興中華而拼搏不息的女排姑娘們……當她們的絕代芳華在歷史的景深中永遠定格,中國婦女美麗而又偉大的形象便在人性的底片上清晰顯影了。唔,那泱泱大氣的情感奔流多像波瀾壯闊的母親河呀,上下五千年,縱橫九萬里,于是,人們聽到了“花兒”的纏綿、“信天游”的高亢、“安塞腰鼓”的雄渾、“華陰老腔”的蒼涼,更有沁著泥土芬芳的“沂蒙山小調”,淳樸、真摯,韻味悠長……伴隨著百轉千回的蜿蜒流淌,母親之河豐盈了高山,壯闊了大海,最終,昔日的畫幅被裝訂成冊,一部現代意義上的“巾幗群英譜”面世了。毫無疑問,這是一部厚重的人文經典,裝幀并不華美,內容卻注定經久。字里行間,詮釋了一個時代的精神遺產,蘊藏了一個民族彌足珍貴的心靈財富。
??????我神情肅穆地凝視著一張張照片,希望讓她們知道,此時此刻,有位感念恩德的黨員作家用注目禮向她們表達深深的敬意。
??????這是一次耐人尋味地隔空對視。
??????我知道,她們專注的目光里蘊含著多么深刻的歷史含義。實際上,七十多年前,她們和共產黨人目光交匯的一瞬間,彼此已經形成了精神上的契約關系。她們的想法很樸素,跟定共產黨,將來有望過上好日子。這,就是老百姓與共產黨心意相通的契合點——乳娘們的期盼,正是共產黨人的初衷。從此以后,她們用堅韌詮釋忠誠,以恒心堅守初心。因其執(zhí)拗的守望,后人才有了溫暖的記憶,時代才有了情感的連接,逐夢的人們才有了持久的力量。
??????先賢嘗有言: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歷史永遠是一位隱喻的高手,它總是在某個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選取一個恰當的角度進行暗示。從這個意義講,今天對昨天的真誠叩訪,無疑滲透著生命體悟的深刻互動。面對乳娘清澈的目光,每位黨員干部都會從這面特殊的鏡子里看到自己的道德寫真與靈魂投影。的確,從乳娘的默默凝視中,我看到了這樣的潛臺詞:同志,你是否記得曾經的感動?你當年的情意如今是否溫暖如初?我無言以對,因為,這世上最不能直視的就是太陽和人心。正由于此,回眸昨日為我們審視初心提供了契機。實際上,初心并不抽象,它從來都是有血有肉的。所以,我們在謳歌和呼喚乳娘精神的同時,也應該捫心自問:自己是否還是從前那個天真無邪的乳兒?我想,當今天的目光重新照亮了歷史,當回望初心的自省最終促成黨員干部的普遍自醒時,令人欣喜的變化就會悄然發(fā)生。這,就是乳娘精神對于當代中國的重要意義。
??????走出展廳,我在院子里佇立良久。
??????我聞到了一股特殊的香氣,那是醇醇乳汁經過熊熊烈火蒸餾之后生成的佳釀嗎?我無法確證,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在時間的窖藏中,日子越久,它的香氣就越濃郁。此時,殷紅的夕陽已經滑落到西邊的山頂,舉目望去,浸在血色沉香中的村舍如同一座古老的祭壇,上面,陳列過多少高貴的魂靈!忽然,旁邊的展廳里廣播傳來聲音,一個男人用低沉的歌喉深情唱道:“什么花開放向太陽?什么人擁護共產黨?葵花開放向太陽,老百姓擁護共產黨……”
??????歌聲在院子里稍事盤桓,然后,越過墻頭,信鴿一般扶搖直上,抖擻翅羽向著天邊的五彩祥云飛去了。
??????后 記
??????2018年初秋的一天,我枯坐書房,反復斟酌《大風歌——中國民營經濟40年》里的一段文字。忽然,手機響了,山東人民出版社胡長青社長打來電話,問我可否暫做調整,轉而著手《乳娘》的創(chuàng)作,并刻意強調,倘能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時間節(jié)點之前完成是最理想的。當時,我正在焦慮的泥淖中拼力掙扎,苦于分身乏術,只得無奈推托:等寫完《大風歌》再說吧。
??????白駒過隙。
??????眨眼的工夫,一年過去了。
??????2019年歲末,一天晚上,《中國報告文學》雜志社執(zhí)行主編魏建軍打來電話,告之安徽人民出版社同乳山市有關部門達成合作協(xié)議,并求助北京,希望推薦一名優(yōu)秀的報告文學作家,于是,他想到了我。必須承認,建軍兄的抬愛令我精神一振,登時,思緒就被那根看不見的文學彩線牢牢拴住了。
??????元旦一過,我束裝就道。很快,便意識到,前期采訪遠比預想的還要棘手。原因很簡單:絕大多數乳娘已經故去,把曾經的一切默默地隱匿于時間深處。許多人沒留下照片,甚至沒留下姓名,除了不朽的靈魂線條可以用心觸摸,其他的,我?guī)缀跻粺o所知。這是一種怎樣的悲哀與無奈——腳下縱有千條路,卻沒有一條通向乳娘那里,真情猶在,陰陽隔世。問題明擺著,采訪是一道繞不過去的坎兒,無論如何,我都要努力一層層地剝開歲月的厚土,一點點地挖掘情感的甲骨,唯其如此,才有望最終復原那張感天動地的母愛拼圖。在費盡周折的采訪中,我的耳邊始終有一個清晰而又神秘的聲音環(huán)繞,我知道,這是乳娘們心靈的傾訴。那娓娓深情穿透了我的靈魂,喚起了叩訪者對無疆大愛的深深敬重。
??????同年9月,時代出版?zhèn)髅焦煞萦邢薰靖笨偨浝眄n進和安徽人民出版社副社長孫立親赴威海與作者面洽交流。坦率地講,安徽方面的重視與期待給我增加了新的壓力,同時,也讓我倍受鼓舞。
??????2021年1月23日晚,我在鍵盤上敲定最后一處修正,隨之,深深地舒了一口氣。窗外,月白風清,黑漆漆的夜色中悄悄滲出一點白色,就像春寒料峭中的梨樹綻開冷暖自知的花蕊。掩卷沉思,感慨系之。孔子曰:士志于道。從這個意義講,作家的使命感可視為圣賢之言的同義語。讓我感到欣慰的是,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和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這樣特殊的歷史節(jié)點上,身為作家,自己的思考與書寫均未缺席。我發(fā)現,此前創(chuàng)作的《大風歌》和適才成篇的《乳娘》雖然題材迥異,主題卻異曲同工。如果說,前者生動詮釋了毛澤東同志的論斷: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chuàng)造世界歷史的動力。那么,后者則深刻印證了鄧小平同志的觀點:人民,是一切的母親。
??????同樣,從史學的角度看,文稿一旦變成鉛字,其自身便成為歷史卷宗的一部分。至于它具有怎樣的生命力,則有待時間做出最終的甄別與裁定。我信服時間的權威,一如信服日月經天的時空邏輯。
??????作為威海市委宣傳部文藝創(chuàng)作重點扶持作品,《乳娘》的創(chuàng)作得到劉昌毅副部長、劉愛春科長的悉心關注;采訪過程中,乳山市委宣傳部部長劉建忠、宋斌主任和市黨史辦、市婦聯領導以及崖子鎮(zhèn)黨委書記董輝、老干辦主任鐘曉、宣傳委員王偉華等諸多同志均給予熱情幫助;《中國作家》紀實版以頭題刊發(fā)并積極評價;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何建明、張煒等7位權威專家屬意獎掖、具名推薦;在編輯出版過程中,張立國教授、高玉山老師認真勘誤,責編汪峰、黃牧遠、王琦亦付出許多心血。書稿付梓之際,難能一一酬答,借此機會,對澤被拙作的所有貴人表示由衷的謝意。
??????
(掃碼聽書)
??????(節(jié)選自唐明華《乳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