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女,1983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山東省軍區(qū)威海離職干部休養(yǎng)所主管護師(專業(yè)技術9級,文職17級)。2023年被表彰為第八屆威海市道德模范(孝老愛親)。
工作16年來,她始終秉持做“合格軍隊人員、先進共產(chǎn)黨員、優(yōu)秀服務人員、暖心家庭成員”工作理念,以強烈的事業(yè)心和高度的責任感投身老干部服務保障工作,滿懷朝陽心態(tài)奮力奔跑在夕陽行業(yè)中,視軍隊離休老干部為父母長輩,不論晝夜寒暑隨叫隨到,用嫻熟的技能和周到的服務全心全意為老愛老敬老,讓真心服務成為自覺,使熱情保障成為常態(tài),用熱心、愛心、細心、誠心做好軍隊離休老干部的健康守護者,先后陪伴77位老人走完了人生旅途。
以恒心和細心,做老干部最貼心的人
2007年9月,李翠毅然辭去了地方醫(yī)院的職務,選擇踏入軍營大門,成為了軍隊干休所一名文職護士。在護士崗位上,她一干就是16年,從青澀懵懂的大學生到技術嫻熟的業(yè)務骨干,她用青春守護了干休所老人們的身心健康。進所后,李翠就把干休所當成了自己的另一個家。為了盡快熟悉情況,她每天跟著軍醫(yī)值班、巡診,不錯過任何一個與老干部和阿姨接觸的機會,只為能盡快熟悉崗位、親近老人。每天晚飯后,她都會逐一給獨居的老人打去電話,就是這每天一個電話的習慣,她堅持了16年。一句簡單的問候,是她向獨居老人表達關愛的方式,也是關注他們健康狀況的需要,而這飽含溫暖的電話,也讓她成為干休所老干部、老阿姨心中最貼心的人。
一天值班,她按照慣例給林阿姨打電話,但是打了好幾遍卻無人接聽。因為阿姨無兒無女,她放心不下,便立即帶上急救設備趕往林阿姨家,當用備用鑰匙打開家門后,發(fā)現(xiàn)老人坐在地上不能動彈。經(jīng)了解,阿姨因頭暈摔倒,她迅速采取急救措施,并及時將老人送到醫(yī)院救治。那一刻,她深深感到,平時工作中的一個小小細節(jié),對獨居老人來說,或許是可以救命的。
和老人們閑聊中得知,幾個阿姨想在晨練的時候順便檢測血壓血糖,又不好意思總是打擾值班人員休息。那之后,李翠便每天早上六點準時打開門診室大門。阿姨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紛紛對李翠的舉動豎起大拇指。很多時候,震撼人心的不是驚天動地的壯舉,而是平凡中的堅守和奉獻。她常常滿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情感,不斷把服務窗口前移,以更好的保障老首長和阿姨的健康,讓他們在愛的氛圍下安度晚年。
以真心和誠心,做老干部信得過的人
一年夏天,一位老首長因為爬高修理花草時摔傷骨折,在送往醫(yī)院的途中疼痛難忍,衣服都浸透了卻沒有吭一聲。李翠心疼的直落淚,老首長說,年輕時和戰(zhàn)友們在戰(zhàn)場上拼了命也要保家衛(wèi)國,這點傷不算什么??祻秃笏屠鲜组L回家時,她第一次看到老首長相冊里泛黃的老照片,看到一枚枚神圣的軍功章,聽著當年戰(zhàn)士們英勇殺敵的故事,她更加深切的體會到,自己的工作需要踏踏實實的付出,來不得半點馬虎。
夏阿姨患有焦慮癥,每到傍晚血壓就會升高,導致頭暈不適。由于子女工作繁忙,家中保姆多次更換,李翠便經(jīng)常到家中陪阿姨聊天,從年輕時的歌唱小能手聊到現(xiàn)在的兒孫滿堂,每每聊到高興時,阿姨便會哼唱幾句給她聽。用夏阿姨的話說,每當犯病的時候,一看到小李,聽聽她的笑聲,病都好了一大半。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李翠深知,這份信任就是對她工作最大的肯定。
這些年,每當遇到老干部、阿姨手機連不上網(wǎng)、電視不出圖像、家里沒電沒水、暖氣不熱等等瑣碎事情,她總是不厭其煩的第一時間聯(lián)系相關人員進行解決。藥品采購、物資發(fā)放、上門征求意見等等,隨處可見她忙碌的身影。
“少年莫笑白頭翁,人人都有夕陽紅”。李翠心里一直把老干部們當作自家長輩來看待,在她眼里,老干部們顧全大局、通情達理,現(xiàn)在年紀大了,很多事情力不從心,需要用心用情給予關心照顧。
以甘心和決心,做老干部晚年生活的守護者
2019年,對李翠來說是與家人聚少離多的一年,干休所機構整編,門診部人員缺口較大,所部只有李翠和主任兩人值守,按規(guī)定要求實行一醫(yī)一護雙人值班,主任主要負責日常行政事務,老干部所有服務保障工作都落到她一個人肩上,老干部身處“兩高期”,對醫(yī)療保障要求高,無論白天黑夜,只要老干部需要,她總是第一時間進行處理,這樣一直堅持了大半年。一次夜班,一位老首長因急性左心衰送到醫(yī)院搶救,李翠在醫(yī)院一直陪到凌晨四點多,待老首長病情穩(wěn)定后才返回所里。第二天才得知,剛上小學的兒子夜里因病毒性咽峽炎高燒近40度,那一刻,她終于忍不住的哭了出來。
2020年駐地新冠肺炎疫情爆發(fā)后,作為門診部的骨干力量,她是無懼無畏的“逆行者”,負責全所人員核酸檢測及感染人員的醫(yī)療保障工作;她還是認真細致的“網(wǎng)格員”,疫情監(jiān)測做到不漏一人、科學嚴謹;她更是銳意進取的“實干者”,落實崗位職責,顧大家舍小家。疫情嚴重時期,雖然與家人僅僅一路之隔,隔窗相望,但是因為工作要求,她始終吃住在值班室,堅守在抗疫一線。孩子唯一能近距離接觸媽媽的時候,是在全員核酸隔著防護服的那一刻。作為一位媽媽,她沒有抱怨,有的只是對家人的愧疚。因為她知道,她雖然身為人母,但她更是一名黨員,她身負國家和軍隊重托,守護這些為建立新中國付出汗馬功勞的革命老前輩,她必須擔負起自己的責任,服從組織安排,全心全意做好服務保障工作。
工作16載,從青澀的大學生到現(xiàn)在已為人母,她已經(jīng)陪伴77位老人走完了他們?nèi)松穆猛?,其中有艱辛、有痛苦、有溫暖、有感動,雖然不舍,但她很慶幸,他們的晚年生活有她的陪伴,雖然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在李翠看來,能夠為老干部服務保障,光榮而又偉大。她一直認為自己能夠進入干休所,成為一名文職人員,是人生最正確的選擇,不管前路是篳路藍縷還是爬坡邁坎,她將帶上這份初心繼續(xù)上路,為新時代老干部服務工作寫下溫暖注腳。